金果欖性狀鑒別
塊根呈不規則圓塊狀,長5~10 cm,直徑3~5 cm。表面棕褐色或淡棕色,皺縮,凹凸不平,有時可見橫長的皮孔。質堅硬,不易擊碎,橫斷面淡黃白色,加間苯三酚和濃鹽酸可見紅色的木質部束呈斷續的放射狀排列。氣無,味苦。
以體重、質堅實者為佳
金果欖顯微鑒別
塊根(直徑約3cm)橫切面:木栓層為10余層細胞。皮層較窄。中柱鞘為黃色石細胞環帶,由2~4層石細胞組成,石細胞含很多草酸鈣方晶。韌皮部窄。木質部由數個導管圍以木纖維,斷續地放射排列。射線寬廣。薄壁細胞中有淀粉粒,并可見細小草酸鈣方晶。
金果欖理化鑒別
1. 取本品粉末1g,于沙氏提取器中用乙醚提取2小時,濃縮至少量
,分成二份作以下試驗。(1)取上述溶液一份,蒸干后,加入鹽酸羥胺飽和溶液及氫氧化鉀乙醇溶液各1~2滴,微熱后冷卻,以0.5N鹽酸酸化后,加入1%三氯化鐵溶液1滴,即顯紫色。(檢查內酯)
(2)薄層層析 樣品制備:取上述溶液點樣。吸附劑:硅膠G(青島海洋化工廠)。濕法制板,120℃活化2小時。展開劑:苯-甲醇(9:1)。展距19cm。顯色劑:10%磷鉬酸乙醇溶液。顯藍色斑點。
2. 取乙醚提取后的生藥殘渣,揮盡乙醚后,用甲醇在水浴上回流2小時,濾過。濾液濃縮至2ml,分成二份,供下列試驗:
(1)于試管中加入1滴改良碘化鉍鉀試液,有明顯紅棕色沉淀發生。(檢查生物堿)
(2)薄層層析 樣品制備:上述甲醇液。吸附劑:硅膠G(制法同上)。展開劑:氯仿-甲醇-氨水(75:2:0.5)。展距19cm。顯色劑:熒光燈下245nm觀察。噴改良碘化鉍鉀試液后,出現紅棕色斑點。